百校研究生颂百年 | 铁骨铮铮为革命 留取芳名照汗青——华中师范大学红色基因永传承
喜迎百年
2021年
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在百年接续奋斗中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
开辟了伟大道路
建立了伟大工业
铸就了伟大精神
积累了宝贵经验
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
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
华中师范大学响应党的号召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今天,百所高校研究生接力讲述
“四史”活动走进华中师范大学
我们接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接力棒
为大家讲述
华中师范大学杰出的前辈校友恽代英
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工人党员郑凯卿
和民族诗人光未然的故事
我是“四史”学生讲述人
全柯铮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9级硕士研究生
★
恽代英
★
恽代英像 | 图片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
恽代英(1895年8月12日-1931年4月29日),原籍江苏武进,出生于湖北武昌。恽代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恽代英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上海大学教授,同年8月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宣传部主任,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它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遗著编为《恽代英文集》等。
1895年8月12日
恽代英出生于“毗陵恽公馆”。年幼的他聪慧过人,自学家中藏书,年少就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和几十首唐诗。恽代英母亲陈葆云知书达理,常以名人箴言教导四个儿子。恽代英从小就树立“自发其志气,不敢自暴自弃”的理想。
恽代英与母亲陈葆云及三个兄弟的合影,右二为恽代英
1913年
没有上过中学的恽代英,以预科前三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武昌中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 在校园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戴着近视眼镜,身着一身棉布长衫,手里总是捧着书的恽代英,在同学和教师眼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痴”。
1914年
恽代英撰写并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义务论》。文章指出,帝国主义列强正企图以战争的方式在全世界重新划分疆土。英国、日本以自卫为幌子侵略印度和朝鲜,他们下一个目标就是中国的东北和西藏。要想救中国于危难,就需要每个中国人担负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恽代英在《东方杂质》发表的
《义务论》(局部)
《东方杂质封面》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恽代英主动与陈独秀取得联系,积极为《新青年》撰写稿件,成为《新青年》的重要撰稿人,表达和宣传自己的革命观点。
《新青年》杂志封面及恽代英发表的文章(局部)
1917年
恽代英受中华大学校长陈时的聘请,担任《光华学报》主编。恽代英主编《光华学报》后,对学报进行改良,力求精进。把学报办成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阵地,专辟“论丛”“学海”“思潮”“选萃”等栏目,针砭时弊。陈独秀称赞杂志“内容可观”,夸赞恽代英是新文化运动中冲锋陷阵的一员猛士。
恽代英主编的《光华学报》
1919年
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恽代英高举反帝爱国大旗,投身五四运动,是武汉地区学生运动的实际领导人。恽代英在武汉奋起响应,撰写爱国传单并连夜赶印,在武汉三镇散发。恽代英起草致北洋政府大总统和政府各机关、各省、各大中学校及欧洲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电文,撰写《武昌学生团宣言书》,通告全国。
1920年2月1日
恽代英与林育南、李书渠等开办了以“利群助人、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利群书社。利群书社是武汉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新思想的重要阵地。毛泽东对利群书社很感兴趣,1920年8月发行的湖南《大公报》上,刊登了文化书社开张广告,创办人正是毛泽东。广告注明文化书社的担保人是陈独秀、李大钊、恽代英等。
利群书社旧址
1920年2月4日
陈独秀应文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校长孟良佐的邀请,出席文华大学首届毕业生典礼并发表演讲,第一次来到武汉并请恽代英翻译考茨基的《阶级争斗》。该书于1921年1月初版。1936年, 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说,有三本书特别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阶级争斗》是其中的一本,另外两本是《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史》。《阶级争斗》这本书对恽代英的思想转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恽代英翻译的《阶级斗争》
1921年7月15日
恽代英、林育南等召集了湖北、湖南等地的23位进步青年在湖北省黄冈浚新小学,成立了共存社。共存社成立不久,恽代英、林育南、林育英、李求实、李书渠、廖焕星等人获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他们决定解散共存社,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志为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奋斗终身。
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会后,恽代英和毛泽东、邓中夏、向警予等共产党人,在新成立的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恽代英任宣传部秘书,同时主编《中国青年》和《新建设》杂志;在上海大学任教,主讲国际问题和国内政治。恽代英在《中国青年》开辟“列宁特号”,发表《列宁与中国革命》。
恽代英发表于《中国青年·列宁特号》的
《列宁与中国革命》(部分)
1925年五卅风云
五卅运动期间,恽代英日夜撰写文章、通告,号召全国各地学生、革命青年声援上海民众的反帝爱国运动,得到各地学生和革命群众的声援。在陈独秀主持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通过了恽代英、蔡和森提出的扩大反帝运动和组织五卅大示威,把工人的经济斗争发展成为反帝国主义的政治斗争的提案。恽代英任公共租界学生反帝示威演讲总指挥。
各地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的报道
1926年5月
中共中央派恽代英到黄埔军校工作,恽代英撰写了《政治学概论》《党纪与军纪》《政治讲义大纲》等教材和论文。擅长青年工作的恽代英很快成为黄埔军校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每当恽代英授课,教室内外挤满听课者,经常移到操场上,对着千余人站在桌子上讲课。
恽代英编写的部分教材、书籍
1927年1月
恽代英奉命抵武汉,筹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任教育委员会主任、政治主任教官和中共党团负责人。恽代英在武汉分校招收了中国第一批女兵,为女生队制定教学方案,女兵不仅要学习《步兵操典》《射击教范》 等军事理论课,他还为女生队开设《妇女解放运动》《世界妇女运动史》 等课程。
中央军校武汉分校全体师生合影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恽代英领导武汉军校学生组织成立讨蒋大会筹备会。组织武汉军校各期学生和革命群众30余万人,在武汉阅马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讨蒋大会。大会通过了《讨蒋通电》《武汉军校告各期全体同学书》。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会上,他与瞿秋白、毛泽东、张太雷等批评了中央领导人的右倾错误。恽代英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27年的南昌起义
7月15日,汪精卫继蒋介石后公开叛变革命。中共临时中央果断决定派李立三、聂荣臻、谭平山、恽代英等提前赴九江,与叶挺、贺龙等部商议、决定举行南昌起义,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的中共前敌委员会。
7月23日,恽代英抵九江,与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等举行第二次九江谈话会,要求起义部队在7月28日前集中南昌。
8月1日凌晨,在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指挥两万余名官兵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经过五个小时激战,起义军占领南昌城。
1927年的广州起义
11月,中共中央决定发动广州起义。
12月初,恽代英从香港到广州,与张太雷等直接参与起义的组织发动工作。张太雷为广州起义总指挥,叶挺为军事行动总负责,恽代英主要负责宣传和组织工作,在军事、宣传、组织等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张太雷
广州起义总指挥
广州苏维埃政府
主席
恽代英
广州起义
工农红军党代表
广州苏维埃政府
秘书长
叶挺
广州起义工农红军
总司令
1930年
4月,恽代英被调离中共中央,派到工人运动第一线,任区行动委员会书记。眼睛高度近视的恽代英是不适合在第一线工作的。恽代英说,蒋介石用血手制造人间地狱,要摧毁这座地狱,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为此献身,也是死得其所!
5月6日,在斗争第一线工作还不满一个月的恽代英,在街坊等待工人代表联系工作时被捕。
恽代英被捕处
1931年2月
恽代英被转押到南京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在狱中,恽代英编写了解释共产党十大政纲通俗读本。当他得知最好的革命挚友林育南等在上海龙华监狱牺牲的消息后,恽代英十分悲痛,奋笔写了一首《狱中诗》: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周恩来题写的恽代英《狱中诗》
1931年4月
25日,中共中央特科三科科长顾顺章被捕叛变,出卖恽代英。蒋介石立即派军法司司长王震南到狱中劝降,遭恽代英严辞拒绝。王震南说:“你难道不考虑后果吗?”恽代英说:“你说的是什么后果呢?是杀头、枪毙?对共产党员来说,这是随时准备着的。”蒋介石下令:立即就地枪决。
29日,恽代英昂首挺胸,高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在狱中菜地边,恽代英痛骂蒋介石走袁世凯老路,屠杀革命青年,献媚于帝国主义,较袁世凯有过之而无不及。恽代英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恽代英就义处——南京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菜地
1950年9月
周恩来为纪念恽代英殉难19周年题词,对他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恽代英同志牺牲已经19年了,他的无产阶级意识、工作热情、坚强意志、朴素作风、牺牲精神、群众化的品质、感人的说服力,应永远成为中国青年的楷模。
周恩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董必武、宋庆龄、林伯渠、叶剑英、刘伯承等领导人亦为纪念恽代英题词,深切缅怀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光荣献身的亲密战友。
董必武的题词
宋庆龄的题词
恽代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
无私无畏地战斗了一生
他曾说:
“有希望之人,如黑地有灯”
“欲立人者,不可不先己立”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
......
恽代英是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人民的英雄
代英精神,哺育着新的一代健康成长
代英风范,激励着新的一代昂首阔步
恽代英是华中师范大学
最靓丽的一张红色名片
而武昌文化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的
校工郑凯卿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工人党员
★
郑凯卿
★
郑凯卿像 | 图片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
郑凯卿(1888~1966年),湖北江夏青山铁铺岭郑家力山人。1920年9月加入党的早期组织的武昌文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校工郑凯卿。而发展郑凯卿入党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共创始人之一陈独秀。
1888年3月24日
郑凯卿生于武昌,少年时在武昌大户人家当书童,后在文华大学当校工。
1920年2月4日
陈独秀顶风冒雪从上海到武汉,他此行的目的是应武昌文华大学校长孟良佐的邀请特来出席文华大学的毕业典礼并作演讲。本来这次典礼活动文华大学原计划邀请蔡元培先生,因为蔡先生因事脱不开身,便推荐了陈独秀。当天夜里,陈独秀下榻文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文学院二楼。为了方便陈独秀的在汉生活,文华大学特安排校工郑凯卿负责照顾事宜。
陈独秀当年曾下榻的文华大学文学院
(图片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
因为要随时照顾陈独秀,因此,陈独秀的几次演讲,郑凯卿都断断续续听了,虽然不能完全明了其中的大道理,但也有较深感触。几天的朝夕相处,陈独秀也挺喜欢这位憨厚的年轻人。特别关注武汉工人阶级现状的陈独秀临走之前,专门交给郑凯卿一个任务,即调查武汉工人状况。在文华大学文学院二楼下榻处,陈独秀跟郑凯卿一边讲解具体的调查内容和方法,一边给他画了一张调查表格。后来郑凯卿根据陈独秀的要求,组织文华大学的学生,对武昌织布局、纺纱局、铜币局、银币局、麻布局的工人状况进行了调查,写出《武昌五局工人状况》调查报告寄给陈独秀。陈独秀后来将该调查报告发表于《新青年》1920年9月1日第八卷上。陈独秀在汉的演讲颇受青年学生们欢迎,但却使湖北当局“大为惊骇,令其休止演讲,速去武汉”。陈独秀愤感湖北当局行径,于2月7日晚7时由汉口大智门乘火车离汉,行前嘱咐郑凯卿保持联络。
新青年 | 图片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
1920年8月
陈独秀、李汉俊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党组织。与此同时,在广州编辑《惟民周刊》的湖北鄂州人刘伯垂从广州回武汉,路过上海。刘伯垂早在日本留学时便与陈独秀相熟,这次重逢,陈独秀几次与他深入交谈,并介绍他入党。之后,陈独秀派刘伯垂到武汉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并特别委托他介绍文华大学校工郑凯卿入党。刘伯垂带了一份手抄的中国共产党党纲和一些新青年社出版的图书回到武汉后,立即联系董必武,并与李汉俊一起介绍董必武入党。随后,刘伯垂又找到郑凯卿并转达了陈独秀的意思,郑对此非常热情,同意入党。
1920年9月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工人党员在武汉产生。同年秋,在武昌抚院街(今民主路)董必武、张国恩合办的律师事务所内,由刘伯垂主持,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郑凯卿、张国恩、赵子健等组成的中国共产党武汉早期党组织正式成立。
1922年及以后
7月,中国第一个地方总工会组织——武汉工团联合会成立,郑凯卿任组织部秘书。1923年初他又参与组织了著名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斗争。二七惨案后,为躲避军阀迫害,他潜回家乡避难,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郑凯卿经组织安排在武昌大东门合作摊亭工作,1959年退休,1966年11月15日病逝于潜江。
郑凯卿入党后
一边跟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学习文化知识
一边根据组织安排积极组织工人运动
郑凯卿熟悉人力车夫疾苦
因此他参与组织了
1921年12月的汉口人力车工人大罢工
之后他还与林育南、施洋等
组织成立了汉口租界人力车工人工会
由于组织得力、工人齐心
罢工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1921年10月的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和汉口人力车夫工人大罢工的胜利
有力地推动了湖北地区工人运动的发展
除了杰出校友恽代英
和第一位工人党员郑凯卿
华中师范大学还有很多
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
为祖国进步出自己一份力的杰出校友
比如民族诗人光未然
★
光未然
★
光未然像
光未然(1913年11月1日—2002年1月28日),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现老河口市)人,中共党员,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光未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并被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在他89年的人生岁月中,经历了颠沛流离、激昂奋进、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他一生笔耕不辍,每天写日记,他开蒙甚早,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外语、中国古典文学,如诗经、楚辞、古代文论、文字学等,并潜心研究戏剧、音乐,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作;在身患多种病痛的晚年,他关心青年作家的创作,并完成了厚重的古典文学研究成果《骈体语译文心雕龙》,之后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实现了他40年的心愿。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2002年光未然在完成了《张光年文集》的编审工作后,于2002年1月28日在北京辞世,享年89岁。
光未然 | 图片来自网络
1913年11月1日
光未然出生于湖北省光化县。
1929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
入学武昌中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中文系。
1939年1月
率领抗敌演剧第三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黄河大合唱》 | 图片来自网络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
歌词气势雄伟
在当时能够燃起人们保家卫国之心
在今时今日也让我们激情澎湃
不会忘记那段峥嵘岁月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中寻求慰藉
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
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学习历史不能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
下一段党史,由你们讲述
活动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发起主办单位:《中国研究生》编辑部
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本期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会
本期承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会新媒体中心
往期回顾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会我为同学做件事|优惠券、停车点、能否载人...CCNU共享电动车七大问题,总有一个你想知道!
排版 | 高 喻
审稿 | 全柯铮
责任编辑 | 全柯铮 向维